Admonitor書架喇叭可說是義大利Capriccio Continuo的當家花旦,上市多年以來,前後曾推出不同等級的數個版本,一貫的精準、鮮活、華麗走向,豎立起Capriccio Continuo的品牌風格。現在最新版的Admonitor Première已然上市,高音也開始採用平面振膜單體,將Admonitor系列帶入一個嶄新的面向。同一時間,Admonitor的好搭檔Submonitor低音柱也進入MKIII世代,而且變革更大,從單體、分音器到內部結構全面翻新,根本就是一個全新的產品了。這次來到巴洛克,就是要試聽Première與Submonitor MKIII的組合,體驗新一代的CC之聲
Admonitor Première(以下簡稱Première)在音箱部分是沿用過去的設計,使用高密度聚合物的三明治式材質,傾斜面板,然後搭配黑色鋼琴烤漆塗裝,維持著沈著貴氣又帶點神秘感的氣質,不同的地方在於高音單體與分音器線路。Première所使用的高音單體有個很讚的名字,叫做FAST,一聽就覺得很厲害。FAST是Folded Aero Striction Transducer的縮寫,說得挺複雜,簡單地講就是海爾博士發明的海爾氣動式高音。氣動式高音的原理是把整張振膜加以折疊,音圈直接印刷在振膜上,如果把這張振膜攤開,你就會發現它的面積有多大。這表示氣動式高音可以接觸到的空氣更多,因此效率更好。也因為折疊的關係,氣動式高音與一般平面振膜高音驅動空氣的方式不同,鋁質絲帶高音是前後運動來震動空氣發聲,氣動高音卻比較像是擠壓空氣,把空氣用力推出去發聲,因此它在單體有效的頻寬之內,都有優異的暫態反應。除了上述的優點外,平面高音的頻寬表現更好,因此可以把分頻點設得較低,讓中低音單體負責的頻寬窄一點,而得到更好的頻段銜接
此外,FAST高音還有一個優點,就是麥克風效應更低。單體的原理就是麥克風原理的倒反,高音單體的反應更靈敏,因此麥克風效應更顯著。高音振膜會拾取低音振膜的震動,產生回傳電流,但FAST振膜與低音振膜的運動方向相互垂直,而非平行,因此不易被低音影響而產生互調
在分音器部分,Première使用了Transfert 0技術的進化版,稱為Transfert20Z,簡稱為T20Z分頻技術。T20Z有何厲害之處呢?就是可以減低單體與分音器的反電動勢影響。所謂反電動勢,是指當擴大機的電流輸入喇叭時,喇叭產生的感應電勢又傳回擴大機而影響驅動力,因此擴大機會有阻尼因數這項數據,因數越高越能抵抗反電動勢。據Capriccio Continuo表示,雖然分音器的功能是讓不想要的頻段不會輸入單體,但伴隨而產生的反電動勢,卻會影響被排除掉的頻段的表現,而T20Z可以解決這個問題,使擴大機可以更專一地驅動喇叭
Première的中低音單體則是新發表的5吋Ariacell GTi / Zellaton 32單體,其最大優勢便是那片特殊的三明治式振膜。它的內層是一種發泡材質,但不是普通的發泡材質,而是在振膜的不同位置採用不同的發泡程度,使得外圈的密度較高(氣室較小),內圈的密度較低(氣室較大),這是因為不同頻段的聲音在振膜上產生的區域不同,因而有此設計。振膜的表層則由蒸鍍鈦加上特殊矩陣結構的碳纖維組成。蒸鍍鈦非常薄,重量極輕,碳纖維則提高了阻尼效果與韌性,又不至增加太多重量,而那片發泡材質內部大多是空氣室,還是輕,因此組成出的三明治式振膜便是既輕又堅韌,又有不錯的阻尼效果,可以再生出反應快、清晰,又有厚度的中低頻了
不僅單體換了,整個結構也大幅變更,由過去的背輻射式設計,改成更複雜的系統。Submonitor MKIII的3顆低音單體負責的工作不太相同,上方的那一顆與Première協同工作,採一階高通95Hz,功能是為了增加Ariacell GTi中低音單體的發聲面積,也就是說,它的低頻與Première有一小部分重疊。下方的2顆165mm單體則使用新開發的EAARR(Enhanced Active Auxilary Radiator Reflex)技術,是以一階加三階的Transfert20Z低通分頻,負責45Hz以下的頻段。這2顆低音單體位在同一箱室內,並有一個向下流通的低音反射孔。在箱體下方,前後各有一個金屬支撐架,藉由長的角錐將Submonitor MKIII架高,以利氣流進出。以數據來看,其低頻延伸可達27Hz,規格十分優異。此外,Submonitor MKIII的前障板亦採取傾斜設計,恰好可以與Première結合成一致的傾斜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