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valon IDEA 让你在一次爱上音乐

2013-10-23

瑟顿配雨后超五是比较常见的一个系统,说常见实际上大家都比较能够接受该搭配的表现,现在在原来的搭配中加进了一些新的原素,欧博大水滴CD机作为声源加入,听感上应该会有一些新的新鲜感。

IDEA简直是AVALON 送给音响迷的一个超级大礼,它根本不是入门喇叭,而是完全继承Hi End血统与技术精华的缩小版AVALON!
它既能展现古典乐柔美自然的质感,也能释放爵士乐激昂的爆发力;既具备中性的监 听特质,也能包容不甚理想的录音。最重要的是,IDEA可以激起我聆听音乐的欲望,让我充分享受聆听音乐的乐趣。
      还記得剛開始接觸音響時,Avalon對我來說就是頂級喇叭的象徵,記得那時翻開音響雜誌,Avalon總是最多大咖評論員與頂級發燒友的選擇,每次看到都嚮往不已,想像著自己有朝一日也能擁有這樣一對有著漂亮鑽石切面的喇叭,很遺臟的,跨入社會這麼多年以來,Avalon始終遠在金字塔頂端,小小上班族的我對這個品牌當然從來不敢有任何非份之想。直到去年底的音響展中,我實際聽到了Avalon最新款IDEA喇叭的驚人實力之後,心中潛藏以久的熱情才再度點燃,為擁有Avalon,終於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了


回顧Avalon的歷史,一向專注於頂級高價喇叭的他們,其實並不是沒有推出過入門喇叭的記錄,記憶中他們就推出過Symbol與NP Evolution2.0這兩款價格較為親切的入門級喇叭,不過兩者的定位都偏向家庭劇院用途,Symbol體積太小,低頻欠缺;NP Evolution 2.0則是方正造型箱體,與最經典的Avalon設計仍有一段距離,如今這兩款喇叭也都已經停產。這次推出的IDEA則不相同,它的價格其實並不十分便宜,不過與Avalon其他高價型號相較,IDEA已經算是一般人最有機會擁有的入門型號。重點是,這次IDEA完全繼承了Avalon賴以成名的經典特徵,當我對這款喇叭研究越深,越開始懷疑Avalon推出IDEA的動機。他們真的是想推出一款[入門]喇叭嗎?因為除了體積較小之外,IDEA的所有設計幾乎都比照自家高階型號,沒有任何妥協之處。從這個角度檢視,IDEA簡直是Avalon送給音響迷的一個超級大禮,因為它根本不是入門喇叭,而是完全繼承Hi End血統與技術精華的’縮小版Avaloni


IDEA與Avalon的經典設計到底有多接近,讓我們先從箱體設計看起,在Avalon歷年推出過的入門喇叭中,IDEA是唯一繼承鑽石切面箱體的型號,這種製造難度頗高的造型其實不只是為了好看,而是可以消除聲波繞射干擾。不僅如此,它也與自家頂級型號一樣,採用了多層MDF高壓膠合箱體,以及後傾八度設計。前者不但大幅提升箱體剛性,而且有助於化解共振能量,後者則可以讓高音與中低音單體的時間相位趨於一致。也因為如此,所以IDEA的體積雖然不大,但是27公斤的重量集中在小型化的箱體身上,卻能讓人感受到它極度紮實沈重的份量,除此之外,IDEA還繼承了Avalon令人稱道的高級原木貼皮,而且整支喇叭都在美國原廠手工製造,種種跡象都顯示Avalon根本無意撙節成本,這哪是打造入門喇叭所會採用的作法


再看單體配置,IDEA與等級高一階的Ascendant非常近似,同樣是兩音路架構,也一樣配備兩只德國Eton製七吋中低音單體,振膜是Kevlar加上Nomex蜂巢結構的三明治材質,具備質輕堅硬的特點,中央再配上鋁合金防塵蓋輔助散熱,這種單體也是Avalon-直以來愛用的選擇。至於高音單體,IDEA就沒有配備自家高階喇叭使用的Accuton製品,而是採用了陶瓷化鎂振膜搭配銨磁鐵的高音單體,推測應該同樣是Eton的客製化產物,這麼做的主要原因當然是成本考量,不過換個角度想,我認為這個改變反而成為IDEA的最大特徵之一,怎麼說呢?首先,高音與中低音單體同樣採用Eton製品,我認為先天上就有更好的整合性,分音器設計應該能夠更為簡化,而更簡潔的分音線路,不但對擴大機更為友善,也更能減少對音樂訊號的扭曲。其次,IDEA的分頻點設在1.7kHz,比一般喇叭要低上許多,顯示這款高音單體的下段頻域延伸特別優異,這種特性可以讓IDEA的分頻點避開人耳最敏感的頻段,對音樂重播絕對有極大幫助,根據以上推論,IDEA採用的高音單體雖然在成本上有所妥協,但是在實際表現上卻未必是一種讓步


在設計上另一個值得注意之處,是IDEA的低音反射孔位於箱體底部,採向下發射方式設計,這種作法同樣移植自Avalon高階喇叭,優點是擺位上比較不受空間限制,可以靠近前牆擺放,不過反射孔與地面的距離就必須特別注意,我發現IDEA的低音反射孔設計十分特別,一般的低音反射式喇叭會有一根管子延伸到箱體內部,但是IDEA的低音反射管卻只有短短一截,等於只有開口沒有管子,令人驚訝的是,這種設計卻能發出飽滿紮實、彈性十足又氣勢龐大的低頻,唯一的前提,是底板絕對必須要加上原廠腳錐(或其他高度接近的腳錐)使用,低頻的飽滿度與清晰度才能正確展現,中頻的實體戚才能完整呈現,甚至連音場的寬度與深度也能大幅提升.不過這裡我必須小小挑剔一下,因為IDEA連腳錐的使用方式也完全比照自家高階喇叭,在腳錐與喇叭間不使用螺絲固定,對Avalon其他大型喇叭而言,因為喇叭夠重,所以腳錐壓在下面不容易滑動,但是對IDEA來說,喇叭不夠重,底面積也不夠大,只要稍微用力推動,喇叭可能就會從腳錐上滑下來,使用起來實在讓人有些擔心,但是卻又非用不可。唯一的解決辦法,恐怕只有在喇叭底部與腳錐間黏上雙面膠固定,使用時請特別注意


在使用上,IDEA的網罩到底該不該裝上,應該也是音響迷戚興趣的問題。一直以來,Avalon的網罩都不只是為了保護單體,而是喇叭整體設計的一部分,IDEA網罩的內側同樣在高音單體周圍鋪上了厚厚的毛氈,作用是可以吸收高頻繞射,並且讓高頻與中低頻的量戚更為均衡。根據以往測試Avalon的經驗,網罩通常都建議使用,否則高頻可能會太過突出,IDEA也有類似走向,不過在試聽過程中,我卻發現拿下網罩並非一無可取,此時高頻延伸其實更為充足,而且音場似乎更為開闊,音像輪廓也更明確,雖然高頻的確較為明亮,但是小音量量聆聽時,問題其實不大。如果你喜歡高頻清亮、延伸充足的重播特性,而且不常大聲聆聽音樂,其實拿下網罩並無不可,如果罩上網罩呢?最大的改變是高頻不但較為收斂,而且連音質也變得更為圓潤,與中低頻的聲音走向也更為一致,總之,罩上網罩後,Avalon可以毫無顧忌的大聲唱歌,一點也不用擔心高音會刺耳緊繃。試聽期間,為了測試IDEA的極限實力,大部分時間我都是用極大音量聆聽,所以以下的聽感都是罩上網罩的狀態


IDEA另一個讓我好奇的,是它到底容不容易驅動。根據原廠規格,它的靈敏度有88dB,算是中高效率喇叭。議擴大機功率是50~300瓦,要求似乎並不嚴苛。在音響展時,本地代理也告訴我IDEA不難驅動。實際上呢?這次我一共動用了
三部擴大機進行測試,首先是T+A的S1O後級,它在高功率模式時具備700瓦輸出實力(2歐姆負載),不過測試時只需切到高電流模式,就可完全解放IDEA的實力,此時S1O最高可以輸出AB類140瓦,35瓦內則是純A類放大,驅動IDEA時音質密度超高、低頻緊湊飽滿,全頻段的控制力非常明快,即使音量極大也毫不崩潰。在正式試聽時,我就是使用S10進行搭配,
    接著換上Luxman L-505u綜合擴大機,它的輸出功率有100瓦,推動IDEA時,活生戚依然出色,大音量時也沒有超過負荷,但是低頻控制力沒有S10那種即收即放的暢快感。最主要的差異在於音質不似S10飽滿,取而代之的是Luxman那種較為纖細華麗線條‘可見IDEA的中性特質,有能力忠實反應擴大機的聲底差異。最後嘗試搭配Audiopoint的DA-35A,這款輕巧的擴大機採D類放大,具備60瓦輸出功率,重播鋼琴獨奏時,低頻並無不足之處,但是遭遇動態較為劇烈的曲目,例如DMP錄製的那張[三輪車]時,低頻就無法完全施展。所以IDEA到底難不難驅動呢?我認為搭配50瓦的擴大機可能有些勉強。搭配100瓦功率紮實的擴大機,已經足夠讓它完全施展手腳,如果預算許可,搭配等級更高、音質更純的擴大機,你會驚訝於IDEA的潛力竟然如此深厚


因為難忘IDEA在音響展時播放大動態電影原聲帶時那音場開闊、氣勢驚人的表現。所以這次測試,我第一個想要驗證的就是IDEA這款小落地喇叭的重播氣勢。拿出我常用的[天使與魔鬼]原聲帶測試,在音量極大
的情況下,即使重播低頻衝擊極度猛烈、動態起伏極大的樂段,IDEA低音單體的活塞運動依然穩定。能在這項考驗中過關的喇叭其實很少,顯示IDEA的低音單體性能優異。在聽感上,IDEA的低頻表現也的確令人驚艷,即使在極大音壓的嚴苛狀態下,音質依然渾厚飽滿,而且層次清晰毫不混亂,最值得注意的是,此時低頻還有著緊湊的彈性與沉穩的重量感, 這是一般小型落地喇叭少見的特質。
   接著我還聽了不少大編制交響樂,以下幾點令我印象特別深刻:第一,小提琴齊奏不但線條清晰,而且整體密度極高,在此同時,音質卻又能展現出綿密柔軟的質感,旋律的起伏非常靈活而自然,如果你常聆聽古典交響樂音樂會,應該知道這是非常接近現場演奏的聲音特質。第二,銅管齊奏非常飽滿寬鬆,而且洋溢著金黃色的光輝,沒有小家子氣的緊張感,這也是小型落地喇叭罕見的表現。第三,大編制合唱氣勢恢宏,音場不論寬度、高度與深度,層次都非常清晰。第四,重播大氣勢樂段,可以感受到樂團的整體結構非常緊密,音場中央毫不空虛,高、中、低頻呈現穩定的金字塔型分佈,可以輕鬆的把演奏氣勢全面向前推送。在我所聽過的同類型喇叭中,IDEA的確是極少數可以把交響樂表現的如此全面的喇叭


難道IDEA真的可以越級挑戰體積更大的落地喇叭嗎?我必須老實說,它的重播氣勢的確龐大,但是喇叭體積的限制仍在,如果直接與體積更大的喇叭相比,IDEA在氣勢上可能不會勝出,極低頻的延伸也有限度,不過請注意它的低頻解析力、飽滿感、密度感、控制力與整體重播的層次感,我相信IDEA的整體表現會讓許多大一號的喇叭汗顏。
    這裡我要用Bill Frisell的[ Lagrimas Mexicanas ]專輯,證明IDEA的低頻解析力與控制力有多好。第一軌Mi Declaracio-n隱藏了非常充沛的低頻量感,大部分喇叭表現不出這麼充沛的低頻,有些喇叭表現過度,讓低頻失去控制,變得膨脹混濁,IDEA則是少數拿捏的恰到好處的喇叭,它可忠實表現此曲充足的低頻量戚,同時又能妥善控制,讓低頻不致於氾濫,並且完 整表現出低音貝斯撥奏的質感,光是這點,就足以讓我對IDEA另眼相看,脫帽致敬。圓潤暖調的音質
    用Keith Jarrett的[The Cure]專輯(ECM 1440)測試鋼琴表現,或許是S10後級純A類的特性使然,IDEA的鋼琴觸鍵特別圓潤飽滿,有著略帶暖調而偏向厚聲底的特質,這種表現與我聆聽這張專輯的經驗不太相同,不過聽來更為接近真實鋼琴的質感,也更能展現出平台鋼琴的規模感。再聽羅西尼的弦樂奏鳴曲( Decca 470 447-2),小提琴線條同樣有著自然的厚度,音色洋溢著濃郁芬芳的甜味,同時散發著金黃色的光澤感。與我的聆聽經驗相較,IDEA的詮釋在場面上更大更開闊,弦樂齊奏的密度也更高。這種風格或許不是極度精緻,也沒有刻意雕琢,但是細節其實一點也不少。整體而言,IDEA的樂器質感自然柔軟,暖調而厚實。它不是陰柔纖細的弱女子,而是充滿朝氣、活力充沛的陽光男孩。或許你會懷疑,用這樣的喇叭可以展現女歌手Rickie Lee Jones那嬌柔的嗓音嗎?別擔心,IDEA並沒有把她變成男人婆,那嬌柔甜美的嗓音依舊,只不過演唱的張力更強,情感更濃,而且歌喉放得更開


這種柔軟厚實而略帶暖調的聲底特質,能不能展現爵士樂的激昂感呢?令我意外的是,重播加拿大爵士小號手Maynard Ferguson的【 Big Bop Nouveau】專輯(Intima7 73390-2),IDEA竟然像改頭換面一般,毫不猶豫的展現出直率鮮明的銅管吹奏,彷彿將樂團搬到眼前,瞬間炒熱氣氛,像是性能強悍刁鑽的小跑車一般,展現出十足的爆發力。再聽另一位爵士小號手Blue Mitchell在,Blue Soul」專輯(Riverside RCD-30508)中的第一軌Minor Vamp,當樂曲開頭那加了弱音器的小號,以極強能量猛力吹奏時,大部分喇叭的重播都會讓人掩耳想逃,但是IDEA的表現完全不同,它不但能展現演奏應有的緊張感,還能忠實還原樂器質感,穩穩的將高音控制在極強卻又不失控的臨界點。老實說,這恐怕是我唯一一次聽完全曲,並且還能樂在其中、隨著爵士的律動搖擺的聆聽經驗


相关新闻